早熟,定植后约45-50天现蕾,约55-60天开始采收商品苔。该品种耐春化能力较好,侧苔爆发能力强,若管理得当,每株可陆续采收8-12条商品性优良的侧苔,主苔条形顺直、侧苔粗细过渡匀称,口感脆嫩、微甜。
主要栽培措施及适应性:
1.种子发芽适温为20℃至30℃,生长发育适温为15至18℃。生长前期需要较高的温度,适温18至25℃,生长后期(现蕾后)需要较低的温度,适温15至18℃,5℃以下生长缓慢,如生长后期温度过高(22至25℃),容易导致花蕾变粗,品质下降。
2.建议使用穴盘育苗,待幼苗长出3-4片真叶、根系布满整个育苗穴后移栽。根据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时间,通常在定植前4~6周进行播种,每亩地定植约2800~3000株,株距约30-45厘米,行距约50-60厘米。移栽时根部应完全埋入土中,但不要过深。
3.现蕾后可采取两种摘心方式:一是在主苔花球直径2-3cm时及时摘除,促进侧芽生长,以采收侧枝商品苔;二是待主苔花球直径长至5-6cm,摘除主苔花球的顶部花枝,保留4-5条外围花枝,待其长至12-16cm可采收主苔,7-10天后可陆续采收侧苔。花苔成熟后及时采收。
4.土壤选择:以土层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壤土较适宜,土壤pH值应在6.0-7.0之间,要求旱能灌、涝能排。
5.水肥管理:本品种需注意全生育期肥水管理,整地时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施足基肥,定植缓苗后追施氮肥,进入现蕾期后适当控制氮肥、增施磷钾肥,进入采收期后,注意增施硼、钼、钙等微肥,以避免花苔糠心或空杆。缺水或缺肥会导致生长缓慢、纤维过多等问题。
6.植保管理:在整个生育期容易出现青虫、小菜蛾、蚜虫等虫害和霜霉病、黑腐病、软腐败等病害,可采取轮作、物理方法、化学药剂等综合措施防治。
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:
广东地区9月20日至10月10日播种;江苏徐州等平原地区,春茬1月25日至2月10日播种、秋茬7月25日至8月15日播种。云南昆明周边7月15日至8月15日播种。
风险提示及使用的约束条款:
1.本品种为杂交一代种,不可再留种种植。以上特征特性为适宜种植区域之栽培结果,异地引种须小面积种植,成功后方可大面积推广。
2该品种耐热、耐寒性一般,早春播种可能发生早期抽苔现象。生长后期若温度过高(高于22~25℃)会使花蕾更容易发黄变粗,温度过低可能会出现蕾粒发紫等外观品质下降的现象。生长过程中缺少硼、钼、钙等微量元素,会有空杆现象发生。西兰苔喜冷凉气候,如遇高温多雨或持续阴雨的天气,容易引发黑腐、软腐等病害,请及时喷药防治。
3.成功的农业生产要求很高的技术水平,种子和品种的表现严重依赖适合的环境、气候和栽培管理,这些影响超出本公司的控制,若因栽培管理上的失误或极端天气引起的减产或失收,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。以上产品说明和正面图案仅供参考,本公司不保证或暗示在任何条件下都获得相同结果。
4种子应存放在阴凉、干燥、密闭处,防止鼠咬或霉变,购买种子后请速使用,以免影响发芽率。请保留一袋包装完整未拆封的种子和购种票据,以便对种子质量进行跟踪。